0571-86685334   13067892040 恭喜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陈同学被期刊ATOMIC DATA AND NUCLEAR DATA TABLES ATOM DATA NUCL DATA录取了!二区期刊 IF:6.34 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的。选择专家润色服务! 祝贺中南大学的李同学第一篇经由Sagesci专家润色后成功被二区FASEB JOURNAL的期刊接收了,IF:5.391。选择专家润色服务! 恭喜西安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方向的刘同学,renewable energy录用,IF分值5.4,选择优质润色服务! 恭喜云南农业大学的曹老师,2区期刊nutrients,IF:4.17分!选择专家润色服务! 云南大学杨教授的两篇文章于分别发表在4.1分的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和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选择全程翻译润色服务!恭喜徐州医科大学李主任成功发表在 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二区期刊,IF4.37 选择审稿意见修回+润色服务,恭喜上海复旦大学周老师成功发表在 ENVIRONMENTAL POLLUTION二区期刊,IF5.714 选择专家润色,选用我们推荐期刊发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章资讯

一年三篇SCI的作者告诉你怎么修改SCI

2021/7/16 14:54:46 人评论

当你还在一遍又一遍的修改SCI的时候,别人已经一篇又一篇的发表了。今天,小编从一位一年发表了三篇SCI的作者口中了解他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做好修改。可是,具体修改哪些内容呢?1、科学术语。相信很多专注于科研的人是不会发生这方面的问题的,但是我们还是无法避免一…

当你还在一遍又一遍的修改SCI的时候,别人已经一篇又一篇的发表了。今天,小编从一位一年发表了三篇SCI的作者口中了解他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做好修改。可是,具体修改哪些内容呢?


1、科学术语。相信很多专注于科研的人是不会发生这方面的问题的,但是我们还是无法避免一些比较比较细节的问题。科学术语非常讲究准确性。

2、文章措辞。这其中更多是与一个人的文学素养相关的。科学研究人员本来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就更加注重准确性,所以在SCI论文修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自己的措辞是不是对的。

3、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用得恰当,能够准确地表达内容;反之,就会影响内容的表达,甚至产生歧义。检查标点符号,主要是看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正确,以及调整点错位置的标点符号。修改时,要按约定俗成的用法,严格按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另外,修改时,一定要把潦草的字和不规范的字改正,抄写时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楚。还有,在修改中,对论文中的图表、符号、公式要检查,要合乎规范,对比较复杂的容易出错的,更应仔细校正。


4、完整的结构。结构是论文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是论文内容的组织安排。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论文内容的表达效果。结构的调整和校正,关系着全文的布局和安排。调整结构,要求理顺思想,检查论文中心是否突出,层次是否清楚,段落划分是否合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如何,全文是否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整体。调整的原则和要求,是要有利于突出中心论点,服务于表现中心论点。修改结构,应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A.理清文章的层次,保持思路通畅。其实从主副标题方面就可以简单看出文章的思路与层次。另外,一些文章需要从内容去把握,因为没有副标题。确定文章的基本逻辑关系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定全文的布局、层次和段落的安排合乎条理;明确各段落的分论点;适当增删内容,达到全文意思上连贯通畅。

B.实现结构的完整性。从绪论 、本论、结论三大部分分别入手,协调一致,开头能引人入胜,中间论据有材料要充分有力,结尾要主题鲜明。同时还要分清各部分的详略主次得当 。

C.实现结构的严密性。SCI论文的论点论据及大小论点的严密性逻辑性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整体宏观把握,还要注重细节,适当增删是必要的。

5、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要使论文写得准确、简洁、生动,就不得不在语言运用上反复推敲修改。论文的语言修改,主要是在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表达清楚而简练,用最少的文字说明尽可能多的问题,是一篇高质量论文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使文章精练,必须把啰嗦、重复的地方,改为精练、简洁的文字;

二是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为了语言的准确性,就要把似是而非的话,改为准确的文字;

三是语言的可读性,为了语言的可读性,要把平淡的改为鲜明,把拗口的改为流畅,把刻板的改为生动,把隐晦的改为明快,把含混、笼统的改为清晰、具体。但是,具体我们应该如何对论文的语言进行修改呢?

为了使语言准确、简洁、生动,不能不锤炼字句,而锤炼字句,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对语言的锤炼加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所以锤炼不能脱离内容的需要,去孤立地雕琢文词,追求华丽。这是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的。另外,在修改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要尽可能利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对生造词语、词类误用、词义混乱等用词不当、词不达意的毛病,要坚决改掉,坚决消灭错别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自造词。鲁迅说他自己写文章“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同样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词语要用通俗易懂的,自己随意组造的词语要尽量避免出现。

第二,对结构残缺、结构混乱、搭配不当等不合语法的句子,要注意改正,使之合乎语言规范。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代作家皮日休说:“百炼成字,千炼成句”。字句要好,就必须反复锤炼、反复琢磨修改。对于那些基本的语句语病,我们要尽量的避免。

第三,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力求上下贯通,语气一致,通顺流畅。逻辑不通,则论文不通,论文看着都别扭就更别说别人能同意你的观点,认同你的思维。

除了以上的内容,在SCI语言中,我们不得不说的一个问题便是英文写作的时态跟语态的问题:

A、时态方面。时态发挥着传达信息的作用。通过时态的选择和在同一篇论文摘要中不同时态的搭配使用,译者可以很便捷地表达出各个研究行为间的时间先后次序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与联系。然而。在许多论文摘要翻译中存在着时态运用不当的问题,这样会严重影响读者对论文的理解也会降低科技论文的水平。科技论文摘要的英译常选用的时态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

B、语态方面。在科技论文摘要翻译中,最常采用的语态是被动语态。这是由于被动语态通常具有以下的优势:

1)科技论文常常需要介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研究过程、实验结果等方面内容。使用被动语态可以更好地突出科学研究的客观性。

2)使用被动式也可避免提及动作的施动者,这样反而使研究动作有了更广泛的普遍性。

3)由于被动语态的特殊结构,使其在句子结构调节方面有着更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在添加短语结构、扩充句子信息的同时保持句式的平衡、工整。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

    电话:0571-86685334

    QQ: 316065703

    手机:13067892040

    邮箱:china@sageeditor.cn

    网址:http://www.sagesci.cn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
    Sagesci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滨文路200号1幢6层6663室
    浙ICP备19014868号-1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