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是SCI论文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对你的研究成果的进一步认识。有些作者在写结论的时候因为认识不清楚,就错把结论当摘要、当引言写。为了让大家不再犯错误,做了以下总结:
一.结论写作内容
在你仔细用证据论述之后,要将你的发现为读者写一个结论,也就是一个简明扼要的总结,结论的内容应着重反映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及其适用范围,并提出建议或展望。撰写“结论”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去回答“结果怎么样”这个问题,确保读者在读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研究结果有没有什么新发现,得出什么规律性的结论,解决或完善了什么理论,在哪些方面适用。
2.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理论、方法或技术做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出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
3.本研究的遗留问题及建议和展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结论写作都必须具备上述内容。作者可根据研究结果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结论写作要求
●概括准确,措词严谨。准确完整地概括论文中创新的内容。
●明确具体,简短精练。结论应提供明确、具体的定性与定量的信息。对要点要具体表述,不能用抽象和笼统的语言。
●综合分析,客观评估,浓缩表达。避免以假设来“证明”假设,以未知来说明未知,并依次循环推论。不要把前言部分的内容,如立题依据、研究目的等写在结尾部分来讨论。
三.结论写作方法
●论文摘要中的一些话可被拷贝到结论中,但要注意改变时态。也可以试着把每个段落的第一个句子独立出来,用2、3个句子将其主要观点重新进行表达。这将会加强文章的主题,提醒读者你谈论或争论的是什么。
●结论一般可以用几句话来表述。你可能还不能全面地总结你的观点;如果句子过多的话,你的结论就可能过分散漫,没有重点。有时也可以把结论分成若干条来写,但这种方法不常见。如果句子过少。文章主题是结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你一直在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且一直在论述其正确性。
●结论要恰如其分。确保你的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而不是专注于文章的某一点。
●本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的设想或建议和对应用的技术有哪些改进的建议一般不放在结论中。但有些SCI期刊要求在结论中加入这些设想或建议。所以通读SCI期刊的作者指南十分重要。
四.注意事项
(1)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用语应斩钉截铁,数据准确可靠,不用“大概”“也许”“可能是”这类词语,以免有似是而非的感觉,怀疑论文的真正价值。
(2)不能用抽象和笼统的语言。
(3)结论不能写成对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如果得出的结果的要点在正文没有明确给出,可在结论部分以最简洁易懂的文字写出。
(4)不要轻率地去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也没必要作自我评价,如用“本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本研究结果属国内首创”“本研究结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等语句来作自我评价。成果到底属何种水平,读者自会评说,不能由论文作者自己把它写在结论里。
(5)不要出现“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这样的行文。
上面就是我想给大家分享总结的关于论文结论的内容。希望大家在写SCI论文结论的时候,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帮助,避免去犯一些不必要的小错误。
尚辑编辑,您的学术服务专家!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